书名:长白山下好种田

长白山下好种田_分节阅读_128

御宅书屋备用网站
    林家不光兴家两口子,还有兴业两口子也过来了。自从那天兴业教训玩女儿和妻子之后,家里的事情,就由兴业来做主了。兴业特意让刘氏准备了添妆礼,然后大家一起过来。

    志新、志明,都在外面帮着志德张罗着,今天来的人挺多,文翰他们也都在前面帮忙。

    静和在后面原本静雅的屋子里出嫁,这时各家的女人们,都在这边给静和添妆呢。如今许家的日子过好了,静和出嫁,这些姐姐嫂子们,可是都拿出来了不少的好东西。而长辈们也都不示弱,所以光是静和的添妆,也能装上一箱子了。

    韩氏如今明白过来,对女儿也是极为尽心。当场就说,这些添妆,她一样都不留,全都让静和带走。另外,老太太又给了静和五百两银子压箱底儿,韩氏也给了二百两。

    这几年,志德把自己手里的银子,交给了文成,就算是入股了。他打算让文星以后,也跟着文成一起,来回的倒腾些药材啥的。所以就让文星每到秋天,就跟着文成出门。好在这几年,文星也懂事了不少,虽然念书没什么天分,但是对于学医和药材,还是学的挺的。志德这下子,也算是放心了。

    有文成的帮衬,再加上志德的学堂,所以四房的日子也渐渐地过起来了。如今拿出来个几百两给女儿,韩氏倒是并不心疼的。

    “桂兰啊,你看看你家这些孙女,一个比一个的有福啊。这许家的日子过好了,她们出嫁,可是一个比一个的风光呢。好啊,过日子就得这样,有盼头。”许成远的妻子刘氏,笑着夸赞道。

    陈氏那是脸上心里都笑开了花,孙子各个出息,孙女也都嫁的好,她自然是从心里往外高兴的。“嫂子,你家的那几个也不差,这些年,日子不是也都过好了么?咱们那时候,跟现在可是比不了啊,以后的日子还会更好的。”

    众人一边添妆,一边说话聊天的,不知不觉之中,就已经未时中了。老太太看看外面的天色,然后就说道,“咱们这添妆也完事了,大家伙都到前面去吧,待会儿新郎官该来迎亲了。咱们都到前院去喝茶,用不了多长时间,可就该要开席了。”

    于是这些年长的妇人就全都去了前院,只留下静涵姐妹几个,陪着静和。等到长辈们都走了,静雅几个才随意的坐到了炕上,“来,把咱们给静和预备的压箱底儿拿出来吧。”

    “大姐,你们刚才都送给我东西了呢。”静和有些不解的说道。

    “傻丫头,当着那么些人的面,我们就是送点东西就行了。实在的都在这儿呢。”静涵笑了,从荷包里拿出来几张银票来。“来来,大家伙都把银子拿出来啊。咱们这些当姐姐的,哪个也不是差钱的人,静和可是咱们的妹子呢,都拿钱来。”

    于是,静雅、静涵、静婉、静娴,四个人,每人都拿出来了些银票,“来,静和,我们四个姐姐,一人再给你添上五百两的压箱底儿。这个呢,可是你到婆家过日子的私房,自己千万得保管好了。不管什么时候,都不能拿出来,知道么?这过日子,谁知道有什么事情,这可是你自己留着救急的。”静雅拉着静和的手,嘱咐道。

    “对,这钱千万得拿好了,就是你的丈夫,也不要让他知道了。女人啊,就得有点自己的私房才行呢。跟谁也得留点儿心眼,别傻傻的把钱都拿出来给丈夫花用,明白了么?”静婉也嘱咐道。

    “静婉,我怎么听着这话,你好像是在说我呢?”静涵瞪了静婉一眼,然后自己就先笑了。“对,静和啊,你三姐的话是对的。你可千万别学二姐似的,把嫁妆全都拿出来了,到如今啊,让人给惦记上了。”

    静雅一听,脸色立即就变了,“咋回事?静涵,你说清楚。”

    静涵一时失言,只好说道,“嗨,还能有啥事?我这不是挣得钱多了么,总会有人惦记的。没事,子轩和我是一条心,公公婆婆小叔子也都是不错的。啥事也没有,等着爷爷过了大寿,我们就回喜州去。”自家的姐妹,静涵也没觉得有啥不好说的。

    静雅就指着静涵,然后对静和说道,“你看看,你二姐就是前车之鉴啊。这是你二姐能干,别人才没法子的。静和以后也得学着些,泼辣点,不能让人欺负着。这丈夫啊,是你一辈子的依靠,你敬他、爱他,更得疼着他。但是呢,也不能一点心眼不留,关于银钱上的事情,自己一定要把住了。”

    静和没想到,这成亲过日子还有这么些的道道儿。以往陈氏也曾经说过一些,可是陈氏毕竟岁数大了,许家以前又是个穷的,但凡手里有几个钱,早就拿出来填补着过日子了。这些管理嫁妆的事情呢,就不如静雅她们明白了。静和用心的听着几个姐姐说的,一字一句,全都记在了心里。

    说着说着,静涵就笑了起来,“大姐,要是人家新郎官知道咱们是这么教静和的,还不得恨上咱们啊?”

    大家听了,全都笑了起来。一时间,满屋子里头,全都是许家女儿的欢笑声。

    “对了,我从厩那边还带了几个人过来的,就是留着给静和做陪嫁的呢。静和,你等着,我让人把他们几个都给叫来。”静娴一拍手,想起来了这件事。这阵子忙活的,倒是吧这个给忘了。“来人,去把我屋里的吉祥和如意叫过来,还有孙嬷嬷,以及王二家的,全都叫过来。”

    外头有人答应了一声,然后就出去了。不多时,从外面进来了好几个人,有一个岁数在四十左右的嬷嬷,还有一个大概不到三十岁的媳妇,另外还有两个年级在十二三岁的丫头。

    “静和,这位孙嬷嬷,是我身边的一个管事嬷嬷,派给你了。孙嬷嬷处事精明干练,以后有什么不懂的,就向孙嬷嬷请教。那位是王二嫂子,和她的丈夫王二一起,都跟着你。外面的事情,就让她男人帮忙跑个腿儿啥的,办事都是稳重老成的,不会出岔子。另外两个丫头,叫做吉祥和如意,留在你身边,伺候你的。”静娴挨个的给静和介绍了一下,然后朝着王二家的摆摆手。“孙嬷嬷,王二嫂,你们俩回去准备一下,明天就跟着五小姐一起出门子。”

    那孙嬷嬷和王二家的,都上前来给静和见了礼,然后转身出去收拾东西了。

    “吉祥,如意,你们两个过来。”静娴朝那两个丫头招招手,“过来见过你们以后的主子。这是咱们家的小姐,你们两个,以后就跟在五小姐的身边伺候着。记住了,你们是伺候五小姐的,一切事情,都要帮着五小姐。要是你们胆敢做那些背主忘恩,或者是勾引姑爷的事情,我一定将你们拖出去打死,听明白了没有?”静娴出言敲打了几句。

    如今的静娴,可不是当初的小女娃了。当她板着脸的时候,自然是有一股子气势,让人打心眼里敬畏着。

    两个丫头赶紧跪下,给静和磕头。“奴婢见过五小姐,奴婢等定然尽心尽力,伺候五小姐。”

    静和哪里经过这些个,“四姐,这,用不着吧?我哪里还用人伺候啊?”

    静涵在旁边就笑了,“傻丫头,你那夫家,在这县里也是数得着的。你出嫁不带几个陪嫁的丫头,没有陪房的下人,那怎么行呢?放心吧,等过个年了半载的,二姐我再想想,帮你也弄个铺子什么的。到时候,可不是就正好用得到了么?婆家的人手,终究是不行的,没有咱们家的人跟你贴心。”

    静和也不是笨的,多少也明白了些姐姐们的意思,于是就向静娴道了谢。

    “你啊,最好是先谢谢二姐。二姐既然开口说要帮你弄铺子,以后啊,你可就是得了个金山呢。”静娴笑着说道。说说笑笑的,就到了未时中,前院传来吹吹打打的声音,想来是迎亲的来了。静涵她们几个,都懒得出去看了,至于新郎官,等到三天回门的时候,自然是能够看得到的。于是姐妹几个,就在这屋子里陪着静和,谁也没出去。

    ☆、第二百七十四章寿辰

    酒席开始,所有来贺喜的宾客,安排到了几个院子里头,每个屋里都能放好几桌的,大家一起吃吃喝喝,倒是蛮热闹的。

    众人吃过酒席,有的就告辞回家了,只留下至近的亲戚,明天早晨送嫁就好。这天晚上,许家灯火通明,院子里人影闪动,好不热闹。

    第二天一早,送嫁的众人就全都起来了。等到外头吹鼓手吹打起来,新郎官带人来到了后面的小院,由文星将静和背上了花轿。

    看着送亲的队伍远去,韩氏的眼睛也是有些难受了。虽然对于静和,她前几年的确是关注的少了些,可是后来的这两年,母女俩的感情也算是十分亲密了。这姑娘出嫁,当娘的,有哪一个心里能好受呢?

    送嫁也是有规矩的,当姐姐的和当姑姑的都不能送。所以就是志新夫妻,志明夫妻,志祥夫妻,还有韩氏的哥哥嫂子,另外,就是文翰夫妻和文成夫妻,文昌、文宣、文星三个哥哥,还有子轩、鹏程、云飞和铭宇这四个姐夫,这些个人去送亲了。这哥哥也就罢了,四个姐夫这一去,可是给静和长了不少的脸面。

    要知道,静和的这四位姐夫,可都是在朝为官的,尤其是铭宇,那还是王爷呢。这下子,新郎家可是得好好地招待了。

    送走了这些人,韩氏领着家里的一些丫头婆子,把里里外外的都收拾了一次。办酒席剩下的菜,也都包上了,给一些相处好的人家送去。

    因为新郎家是县里的,路途比较远,等到送亲的人回来,可就是下午了。老太太一见大家回来了,就赶紧问问那边都是什么情形。

    “娘,你就放心吧,董家那边的酒席做的可好呢,对咱们家人,那叫一个热情。你们不知道啊,董家的人一看见咱们家去送亲的人,可就全都愣了。那些去喝喜酒的宾客都说啊,这新娘子可以在婆家横着走了。好家伙,一下子去了六七个当官的亲人送嫁,哪里能小瞧啊?”志新一想起当时的情形来,就觉得好笑。

    老爷子听了,倒是有点担忧了,“老大啊,你们觉得,人家那头会不会以为咱们是故意的啊?别到时候弄巧成拙的,再让人家为难静和就不好了。”

    志祥一听笑了,“爹,不会的。他们董家,其实在朝廷里也是有做官的,他们还不至于那么小家子气。静和的亲事选的不错,那董嘉骏也是个不错的后生,以后定然能高中的。”志祥对于这门亲事,十分的满意。

    老爷子一听,才算是松了口气,“那就好,静和这丫头性子绵软,我就怕她再受欺负。”

    忙碌了好几天,这下算是能够轻松一下了,大家说了会儿话,也就各自休息去了。

    正月二十,静和回门,静雅她们才算是仔细的看了看那董嘉骏的样貌。看上去,文质彬彬的,一股子书卷气,倒也算是个温润君子。

    静涵眼珠子一转,就让子轩和鹏程他们去陪着人家说话,顺道考校一下新妹夫的功课。文昌也过去凑热闹,这下子可好玩了,把董嘉骏弄得满头大汗的。

    后来还是志祥看不过去了,上前解围,“你们啊,都是已经出仕的人了,偏偏来为难五姑爷。当初你们回门的时候,可是没人难为你们啊?”说着,志祥又回头跟董嘉骏说道,“嘉骏啊,你也别紧张,都是一家子亲人,他们跟你闹着玩的。好好的跟你这些兄长和姐夫聊聊,会有帮助的,毕竟他们都是经过了科举,当初也是进士出身来着。”

    董嘉骏之前就听说了,许家的儿郎,有不少人都是科举出身的,所以也是十分的景仰。“诸位兄长、姐夫能够指点在下,乃是在下的荣幸。”

    回门宴,自然是丰盛无比的。

    三朝回门之后,许家又要开始准备老爷子的寿辰了。这一次,大家决定不听老爷子的话,一定要好好的操办一下。

    静涵闲着也没什么事,针线上的事情,她也插不上手的,于是就想起来了晓娟的事情。年后初五,静涵见到了回娘家的晓娟。当时静涵都惊呆了,哪里还有当初的模样了,整个人瘦的皮包骨头,而且一点子精神都没有。晓娟的那个女儿,也是一样的瘦,见了生人,就吓得浑身发抖。

    静涵无奈,塞了些银两给晓娟,又给孩子拿了好些个吃的用的。但是有多少能到她们母女的手里,还真是难说。

    后来静涵派人去打听了一下,说是晓娟的那个丈夫,倒是挺老实的。可也就是太老实了,三棍子打不出个屁来,所以才会任由母亲欺负自己的媳妇。已经折腾死了一个,这个要是继续下去,恐怕是也用不了几年了。

    从小在一起长大的朋友,静涵实在不忍心看晓娟以后被折磨死。于是这次,她让人到晓娟的村子里,问一问晓娟一家三口,愿不愿意跟着静涵一起去喜州。喜州那边,静涵有那么多的作坊,随便哪个地方,都能养活这一家三口了。

    静涵派安福去做这件事,晓娟是认得安福的,想了半天之后,晓娟终于同意了。晓娟的男人,在安福的劝说下,也同意了去喜州。晓娟的男人,在家排行老三,是最不受重视的一个。后来安福就说,让他们悄悄的预备着,等着有人来接他们。暂时不可以声张,免得晓娟的婆婆知道了在生事。

    “夫人,那边的事情都办妥了,你看什么时候派人把他们送走?”安福回来请示静涵。

    “就最近几天吧,我派长安他们先回去,咱们离开衙门也这么久了,总得有人提前回去。正好就把晓娟一家带回去,把他们安排到织坊里,咱们织坊,不也是缺个帮着背背扛扛干力气活的么?就让她男人干就是了,晓娟学着纺纱织布。”静涵想了一下,这才说道。

    “行,那我这就去办。”安福是许家的老人了,并且卖身契早就还给他了。对于他们,静涵拿着就跟自家的哥哥一样的敬重,所以安福他们做事也特别的尽心。

    正月二十三,长安带了一部分人,先行往喜州走了,队伍里多了一家三口,正是晓娟一家。那晓娟的婆婆,在发现三儿子一家都不见了之后,很是发了一通的脾气,却并没有派人去找。在她的眼里,儿子懦弱无能,媳妇更是啥都不是,他们即便是跑出去了,也活不下去,早晚还得回来的。

    晓娟和丈夫去了喜州,在织坊里做工,两个人都是勤人,倒是越来过得越好。离开了婆婆的折磨,晓娟渐渐的也好了起来。两年之后,竟然生了一个儿子,之后接二连三的,生了好几个孩子呢。

    晓娟的丈夫,开始在织坊里做杂活,后来渐渐地管起了仓库。以后,竟然成了织坊里的管事,日子过得也很不错的。

    当然了,这都是后话。

    正月二十五,老爷子的寿辰。许家前面的空地上,早就搭好了戏台子,而且还搭上了不少的棚子。开春以后,天气渐渐地暖和了,可要是在外面时间太长了,一样挺冻人的。于是就搭了很多的棚子,棚子里面都有炭盆。这样,看戏的时候,就不会太冷了。

    戏班子是早就请好的,县里的一个戏班,很有名。这个时代,看戏是富贵人家的消遣。平常百姓,大概只有在丰收的年头,村子里请大戏的时候,才能看到唱戏的。所以一听说许家请了戏班子,在外面开台唱戏,挺多人就都来了。

    一大早,老爷子就穿戴一新,坐在了屋里的炕上。外面来拜寿的人很多,一般都会进来给老爷子见礼,说点吉祥话。

    院子里也摆了桌椅板凳的,巳时初的时候,老爷子和老太太被请到了院子的正北座位上坐好,面前全都是许家的儿孙们。

    大家一齐跪下,给老爷子磕头拜寿。

    老爷子高兴的嘴都合不上了,赶紧让大家都起来。等到儿孙们拜过了老爷子,外面戏台上的大戏可就正式的开始了。于是老爷子和老太太被请到最大的一个棚子里头坐下看戏,其余的人也都进了棚子里,各自找地方坐下看戏了。

    许家搭了好多的棚子,所有来贺喜的人,全都请了去。还有剩余的地方,就把来看热闹的一些老人,也都请进去了。

    大家都在聚精会神的看着戏台上的演出,每每唱到好处,下面的人全都鼓起掌来,叫好声也是不绝于耳。

    老爷子今天兴致很高,一到这个时候,就喊道,“好,赏。”

    于是,就有人拿了银子,往戏台上扔。那些戏子一看赏银,更是卖力的唱,老爷子就继续让人扔赏钱。大戏唱到了未时中,那边的酒席就全都好了,于是大家全都回去喝酒。这边的戏一直唱着,不用停,毕竟还有不少人都在这看着呢。好在这个戏班子的人也是不少,一拨一波的换着来,也不怕累着。就这样,大戏一直唱到了天黑。

    ☆、第二百七十五章回喜州